江苏“最美人物”颁奖现场
(资料图片)
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 实习记者 杜玉婷)她在海外名校博士毕业,为报效国家辞掉法国终身教职和全球十大药企的工作邀约,致力于本土科研,探寻肿瘤治疗新靶点;
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筛选出特定药物,以人体免疫系统为“矛”,“直击”肿瘤,从而精准抗癌,造福数以万计的癌症患者;
她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导马瑜婷,近日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人物”荣誉称号。让我们走近这位80后女科学家,挖掘她与肿瘤一战到底的故事,领略这位硬核科学家的风采。
马瑜婷
挑战冷门领域:是个人,更是国家的选择
马瑜婷与科研结缘,始于中学时代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奇妙自然现象间复杂的关联让她着迷。而爷爷则是让她踏上肿瘤免疫研究之路的第一推动者。
高考之际,陪伴马瑜婷长大的爷爷突然患上癌症,饱受病痛折磨。马瑜婷暗下决心:将来要做医学研究,找到治疗肿瘤的办法,减少病人的痛苦。
2005年,21岁的马瑜婷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免疫学硕士,3年后,她远赴法国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选择当时冷门的肿瘤免疫方向,开启了全新的探索。
彼时,学界普遍认为,化疗、放疗主要是通过对癌细胞的直接杀伤来控制肿瘤,很少有人相信免疫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但马瑜婷却觉得,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重要防线,它与肿瘤互为“敌手”,二者此消彼长。
为找到突破口,马瑜婷在巴黎一周工作80多个小时,拼命阅读文献,密集安排实验,苦苦思索突破口。最终,她用扎实的数据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国际专利,提前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欧洲肿瘤免疫学院首位博士生奖的获奖人。
马瑜婷-欧洲肿瘤免疫学院博士生奖颁奖
2015年,31岁的马瑜婷辞掉法国终身教职和全球十大药企的工作邀约,回国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组建年轻而有活力的科研团队。
那是一段筚路蓝缕的日子。
当时研究所刚刚起步,实验设施还不完善,她就拎着冰盒到处租用设备做实验,“回来就是要做事的,不可能让时间白白溜掉”。
在苏州的8年多时间里,马瑜婷主攻“应激与肿瘤免疫调控”,通过激活“免疫应答”,达到抑制肿瘤进展、防止肿瘤复发的治疗效果。她的研究推动了“应激的免疫识别和免疫调控”理论体系的建立,我国抗肿瘤原研药及伴随诊断试剂的开发走上快速发展通道。
应激调控:协助免疫系统抗击肿瘤的新“武器”
一般来说,当肿瘤细胞被放化疗“追杀”时,会本能地出现应激反应,释放不同的“信号”,一种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物质,开启免疫应答;另一种却会抑制免疫,加速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找到这些信号,增强好的,阻断差的,趋利避害,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
与传统化疗相比,免疫治疗力求以免疫系统与肿瘤进行抗争。虽说该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革命性的突破,但仍存在着各种天然技术瓶颈,“所以还需继续研究,开发高性价比的药物。”2015年,马瑜婷给自己定了一个充满挑战的计划。
按照马瑜婷的最初设想,压力应激、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会促进肿瘤发生、进展,并阻碍肿瘤的治疗效果。
搭平台、建模型、跨界学习、汲取灵感、反复实验,马瑜婷团队开启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列出了上百种可能的实验方案,从中,她又筛选出了十种方向进行探索,每一个方向都进行了数百次尝试。而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老师,是不是我们一开始就错了。”学生沮丧地说。
“再多想一步,再多研究几分钟。”马瑜婷身着白大褂,脸上看不出一丝波澜,头也不抬地继续埋进实验里。
在数千次的实验中,马瑜婷团队不断验证:化疗的疗效与肿瘤内免疫细胞亚群的浸润有密切的关联,这或许说明,放化疗不仅能直接杀伤癌细胞,还能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统,来长久控制肿瘤。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她终于找到压力应激抑制肿瘤治疗效果的“帮凶”——糖皮质激素,证实压力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机能,人体正常细胞没有了免疫系统天然的屏障保护,会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病毒和有毒物质的侵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另一项新突破是,通过药物筛选,马瑜婷发现传统中药成分三氧化二砷(砒霜)能高效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按照特定的程序处理肿瘤细胞,就可以将“邪恶”的肿瘤细胞转变为可预防并治疗肿瘤的全细胞疫苗。
“再试试,希望新药物能更精准打击肿瘤。”论文发表后,马瑜婷没有过多庆祝,而是再次扎进实验室,开启了下一步研究。
截至目前,马瑜婷已在《科学》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肿瘤免疫领域的论文50多篇,SCI总他引超过6900次。如此耀眼的论文数据,在马瑜婷看来,只是科研工作万里之行的第一步,她也在同步进行转化工作。目前,已获批美国专利一项,并与国内外上市药企达成多项联合研发协议,与国内多家医院的临床合作研究也在进行中。
二十大参会现场
科研无止境:一支蜡烛点燃更多蜡烛
“面对她好像面对一个强大的AI。”听到学生金子奇的评价,马瑜婷笑盈盈地说,“AI有我智能吗?”
或许由于年龄接近,她和学生们的交流方式有时候甚至有点“好玩”。她能敏锐地体会80后、90后学生的心态,更注重沟通技巧,因材施教。
学生们刚刚接触小鼠肿瘤模型时,注射肿瘤细胞的手法不稳定,导致小鼠肿瘤生长的个体差异大,在选择治疗时间点上也容易出错,几个月的努力往往白费。马瑜婷会手把手向学生传授实验技巧,也会聊聊以前自己走过的弯路,活跃气氛。
“不要怕错,再试试,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呢。”推己及人,她知道作为一个战战兢兢的学术入门者,是多么看重别人的肯定,而这些肯定又会带来多么神奇的改变。
科研环境可以轻松活跃,但是科研工作必须严谨务实。在马瑜婷的实验室,每一次实验都必须严格落实数据管理,设计、试验、追踪,一个小数点都不能丢失。“实验环境、操作手法都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但我们一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严格进行数据存储,就是为了大家可以复制实验,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研究,营造更良好的学术氛围。”
马瑜婷指导学生实验
脱下白大褂,马瑜婷亲和力十足,她思维活跃语速快,语言温柔却极富力量。在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幅自己和家人一起画的画,“可惜时间太少了!不然我还能多画几张。”马瑜婷懊恼地说。
繁忙的科研之余,马瑜婷抽出很多时间开展科普活动,在实验室一次开放日活动中,马瑜婷带着孩子们做一次简化的行为学小测试,通过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小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小朋友愿意来参加活动就是对科学有天然的好奇心,我希望能通过科普活动,吸引他们亲近科学,在他们心中埋下投身科学研究的‘种子’,科研永无止境,总有人正年轻。”
马瑜婷说,她愿意做一支小小的蜡烛,点燃更多的蜡烛,当无数支蜡烛聚集到一起,中国便能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循序渐进地实现弯道超车,而每个人的奋斗足迹,都将镌刻其中。